關懷弱勢族群
發展生命光輝
02-2257-5500
台灣萬佛會
 
Daiuainˇ Mainˇhu'hue^ GainGai
台灣萬佛會簡介
 
台灣萬佛會《全名為「社團法人台灣萬佛會--台內社字第9077650號」下稱本會》又名為「大唐密教」,具名為「真言宗」。本會是台灣佛教界唯1傳承、10宗同弘的密教法門,總本山龍泉山寺位於新北市土城區龍泉路的半山腰,本會更是台灣唯1的準提觀音、大日如來、5大明王的專修道場。
 
台灣萬佛會的前身是真言宗38世祖師  淨悟虛空藏上師由長安大興善寺所傳來台的「大唐密教會」,與39世  宗聖上師所創立的「真理促進會」的合併之稱,於1971年正式成立至今,已歷經30餘年。
 
本會除了傳統的密法修持之外,也參予了打破戒嚴令、總統直選和超過百場以上的社會運動。本會每年舉行3大觀音日、洗佛節、夏安居、燄口護摩法會,每周日更舉行2永日的共修《8關齋戒》,每月的黑白2日《初1、15》都有聚集4眾《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》進行「Buza布薩」活動。
 
本會宗旨:
1、弘揚佛教《菩薩乘》的利他主義精神《慈悲喜捨》。
 
2、實踐建設人間淨土的宏觀思想《菩薩乘的在家佛教,和宇宙天人的1體論》。
 
3、弘揚佛教中觀《龍猛菩薩所創的性宗》、瑜珈《彌勒菩薩所創的相宗》思想。
 
4、弘揚佛教菩薩乘《漢譯大乘》即身成佛及相關理論。
 
本會任務:
1、傳授原始佛教及真言宗即身成佛有關的所有儀軌。
 
2、傳授聲聞乘7加行戒、菩薩乘戒、成佛道戒、4加行戒、沙彌戒、3壇大戒等相關律儀,頒發佛教教育等級資格證書。
 
3、佈教、講演、集會、出本各類文宣、經書、錄音帶、電視電影、動畫等電子影片製作。
 
4、其他有關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的有關家庭、宗教、法律、工作、青少年、婦女、殘疾、老人等問題的協調與支援。
 
5本會致力推廣世界和平、遏止戰爭,並且主張廢除死刑。
 

  這裡所謂的「大唐」之意,是指唐朝最興盛的時期之意,「密教」即是「真言宗」的正本之名,義即1大佛教,「宗」則只是1個小教派別而已,「教」則是10宗平等盡知,而且是10宗同弘的大格局。

 

  這是廣義的佛教,而非狹隘的山頭主義思想所說的佛教。

 

  而所說「大唐」1詞的由來,除了唐朝獨特的豐沛物資文明之外,最重要的是幾位「祖師」級的人物遠從天竺而來到長安,並有大唐內典錄、大唐眾經音義、道宣比丘所建立的律法,和每1州郡都建立1大開元寺…等等。

 

  「祖師東來」,即象徵印度佛教之將滅,例如38世淨悟虛空藏來台,之後不久,即發生了支那史上最為殘酷的「文化大革命」,在漢土發展長達1千9百多年的佛教,竟然被毀於1旦,而且還是被連根都刨除。

 

  在盛唐時期有名的「開元3大士」,根據3國佛教略史所說:8年《即唐玄宗開元8年》金剛智3藏率不空3藏至京師,敕居於慈恩寺。

 

  龍猛菩薩《密教第3世祖師》傳於龍智《密教第4世祖師》的密教,龍智菩薩又傳給了金剛智、善無畏、不空,因為這3位大師所到之處,皆以築壇度人,因此當時的人皆稱善無畏《密教第5世胎藏界祖師》、金剛智《密教第5世金剛界祖師》、不空《密教第6世祖師》為開元3大士。

 

  「金剛智3藏,Vajrabodhi跋曰羅菩提」,3藏是尊稱,師為南印度摩賴耶國人,是婆羅門姓中的剎帝剎《另1說為南印度摩賴耶婆羅門種),伊舍那靺摩的第3子。10歲出家,博通密乘,譯出7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等4部7卷。又譯出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3摩地法等4部4卷。

 

  師當時年僅10歲,即於那爛陀寺皈依寂靜智出家,31歲往南天竺,當時龍智《龍猛菩薩的弟子》,年雖已7百歲,猶面如童顏的活在人間,金剛智即就之侍學,於7年之間承事供養,受學1切密教。

 

  後來遊行師子國《即今日的錫蘭島》登上了楞伽山,而聽聞支那的佛法特別興盛,於是在唐玄宗開元7年,到達了廣州,第2年又到達東都。帝迎之於慈恩寺,隨後又遷徙至薦福寺常住。

 

  師每於其所住之處,皆豎立大曼陀羅壇,以度4眾。許多有名的比丘,例如1行禪師,不空3藏,皆其弟子。同20年8月15日於洛陽的廣福寺入寂,壽71歲,追諡號為灌頂國師。師為真言宗8祖中的第5祖,但於東夏則稱為始祖。

 

  「善無畏Subha karasimha戍婆揭羅僧訶」,中天竺國王之子,唐名淨獅子,義翻名為善無畏,1名為輸婆迦羅,此譯為無畏,亦為義翻。

 

  宋僧傳2所記載:師在家時13歲即嗣王位,但受到諸多昆弟的嫉恨而構亂,因此讓位於兄,出家至南海濱,有幸遭遇殊勝招提,獲得法華3昧。又前往那蘭陀寺遊學,更遇逢龍猛的弟子達磨掬多《亦即龍智3藏》,蒙受瑜伽3密的教法,亦是現圖曼陀羅的作者,和胎藏界最主要的傳承人,與金剛智並列為5祖。

 

  之後達磨掬多勸善無畏行化支那,隨後於唐玄宗開元4年到達長安,很快就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,大日經等最關重要的根本秘教經典,以及開啟漢化佛教最為珍貴的「現圖曼陀羅」。於開元20年要求返回西域,但是帝優詔之不許。

 

  師於開元23年10月7日坐化,壽99歲,追贈鴻臚卿。

 

  「不空3藏AmoghaVajra阿目佉跋折羅」,密教3藏法師的名號,此譯為不空金剛,略名不空。

 

  宋僧傳1的不空傳說:師為北天竺的婆羅門族,幼失父,隨叔父來住東海,年15,師事金剛智3藏,遂受5部的灌頂。後來於開元20年,金剛智示寂,奉遺旨往5天並師子國,廣求密藏,復於天寶5年還至京師,入內立壇,為帝灌頂。

 

  其後無論祈雨止風皆有靈驗,因而賜號:「智藏」。

 

  天寶8年許還國,至南海郡,有敕再留。15年,有詔還京,使住大興善寺。自天寶至大曆6年之間,譯出密部的所有經軌,舉凡77部,120於卷,密教的興盛,此時為最。

 

  於代宗的永泰元年,特進試授鴻臚卿,加號大廣智3藏,於大曆9年示疾,敕使勞問,加開府儀同3司,封肅國公,食邑3千戶。同年6月15日寂,壽70歲,追贈司空,謚號為大辯正廣智3藏。

 

  「開元寺」,是唐玄宗於開元26年,詔告天下每1州郡,各建立1大寺院,即以紀年為寺號。其多有後興廢不1,現今所存在的已剩無幾間。

 

  又指福建泉州溫陵的開元寺,於唐中宗嗣聖3年,郡儒黃守恭所創基。以匡護為第1世。9年號稱興教寺,復於神龍元年,改名號為龍興寺,開元26年,玄宗敕各州郡置開元寺,亦復更稱為開元寺。

 

  直至宋代支院多達1百20區,元朝之初合為1寺,世宗賜額大開元萬壽禪寺。後來元朝末年天下紛亂,該寺就此荒廢。

 

  明朝太祖命令正映來住,該寺復再度中興,至隆慶萬曆之間,又遭遇盛極而衰頹的命運,所有的佛殿僧舍,多為人民所佔居。

 

  崇禎末年登錄,其殿堂僅存有13大間,支院20餘所,其中僅有的東塔、西塔,如今尚存,因為2塔皆以花崗石築造,特別堅固。留有溫陵開元寺志4卷。

 

  「大唐內典錄」,總計有10卷,是唐朝麟德元年,比丘道宣的著作,也就是1般大眾所知道的佛典大藏經的目錄。

 

  「道宣」,根據唐高僧傳14所記載說,道宣俗姓錢氏,是唐國的丹徒人。於16歲時落髮,隋朝大業年間,追隨智首法師受具足戒,唐朝武德中葉,充任西明寺的上座,後來遇到玄奘3藏自從西域取經還朝,奉皇帝敕令隨從玄奘3藏於譯場,道宣撰述行事鈔、戒疏、業疏、高僧傳、廣弘明集等2百卷。

 

  在「漢譯佛教」的過程中,創造「南山衣」,是漢化佛教自創自用的袈裟,即4分律宗所穿的法服《即漢朝的服裝》,至今未變,名為南山道宣律師之流義所用,肩膀上有鐶鉤,以防掉落的漢制袈裟。和另1位改沙門1律姓「釋」的道安比丘1樣,都具有相同「去天竺化」的顛覆和創造功力。

 

  道宣律師曾經築1高壇,忽然有長眉羅漢前來談道,此人即賓頭盧。又有3果的梵僧禮壇讚歎說:佛滅之後住像法之世,能興發毘尼之人,唯有師1人而已。

 

  於乾封2年春季,冥感天人來談律相,糾正古來翻譯的許多錯謬。又有天人授與天竺祇園的古蹟之圖式,道宣於是抄記之,即是所流傳的祇園圖經2卷。

 

  又於貞觀中業曾經隱居沁州的雲室山,目睹天人童子奉待於左右。

 

  又曾經於西明寺夜間行道,感應毘沙門天王子那吒太子前來,授與佛牙及寶掌,而保持供養。

 

  乾封2年10月3日寂,壽72。於咸通10年諡澄照,塔名為「淨光塔」。師久居洛南,故又號為南山律宗。

 

  「道安」,根據高僧傳5所記述:苻秦道安比丘,常山扶柳人,家世世業儒,早喪父母。12歲出家,神智聰敏,而形貌甚陋,不為師所重。雖數年供粗做驅役,道安比丘仍然精勤不倦。後來向其師求經,師與1經,內容至少有1萬言,道安能夠在1日之間誦完,而且不差漏1字。

 

  其師大為驚訝,這才為他授具足戒,次後命使遊方。道安比丘在進入鄴都時,遭逢「佛圖澄Buddha cinga」,師為天竺人,故名為竺佛圖澄,佛圖澄是梵語,並無翻譯之名。他在晉懷帝永嘉4年之時,行化於洛陽,能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神異之力,以助成其弘揚大法。

 

  梁高僧傳9《佛圖澄章》說:「澄或言佛圖磴,或言佛圖橙,或言佛圖蹬,皆取梵音之不同而已」。

 

  當時道安比丘即侍之為師,凡是佛圖澄講話,而道安能隨即覆述其義,時人稱讚說:漆道人能語驚4鄰。

 

  後來又歷遊諸處訪道,於太行恒山創立寺塔。晉武帝寧康元年,道安比丘為了逃避石氏之亂,率領弟子慧遠等4百餘人,前往襄陽,並建立檀溪寺鑄造佛像。

 

  武帝曾聽聞道安德號,於是資給厚祿,而道安比丘卻是固辭不願意接受。

 

  於晉太元4年,秦主苻堅攻取襄陽,獲得道安比丘,大大的歡喜說:「吾以10萬師取襄陽,得1人半,安公1人,習鑿齒半人」。

 

  道安隨苻堅至長安,其僧徒總數有千人,於是大弘法化。

 

  有1次,苻堅急欲攻取江南,道安出面諫之,苻堅不聽其言,結果大敗。

 

  道安每次註經,都必須要求聖證,1日忽感應長眉尊者《賓頭盧羅漢》來降臨,見他所製書文而欽佩歎服。因此每日3時設供。

 

  道安每次與弟子法邁等人,於彌勒菩薩前立誓願生兜率天宮。最後於秦建元21年入寂,壽72歲。道安在生時,因其左臂有肉隆起如印,當時人稱他為印手菩薩。在漢化佛教中改沙門1律姓「釋」,以及所有註釋經典必須開為3分,都是由道安比丘開始的。

 

  所謂「3分」即「3分科經」的略稱,由晉朝的道安比丘所立,初分科目章節,對於諸經的注釋而立為3分。以及後來有親光比丘持佛地論來至長安,才發現果然有3分之說。

 

  由是諸經皆科3分:

 

  1、序分,起本經之由序因緣,此中有通序、別序的2種,通於諸經名為通序,侷限於本經名為別序。

 

  2、正宗分,正為本經所說的文句內容,宗為1經駐耀的宗旨。

 

  3、流通分,舉本經的利益,勸導正說的流通。

 

  佛地論的3分:1、教起因緣分,2、聖所說分,3、依教奉行分。

 

  「科文」,舉凡註釋經論,首分科目及其文句的段落,這是由秦的道安比丘為始,讀經與習道,必須深知1經的大意,不可或缺。

 

  法華文句說:「古講師俱敷弘義理不分章段,若純用此意,後生殆不識起盡。又佛說貫散,集者隨義立品。…天親作論以7功德分序品,5示現分方便品,其餘品各有處分。昔河西憑,江東瑤,取此意節目經文,末代尤煩,光宅轉細。…曇鸞云:細科煙颺,雜礪塵飛。蓋若過若不及也」。

 

  「大唐眾經音義」,即1切經音義的異名,略名為玄應音義,因此書為玄應所撰25卷的「1切經音義」,故而經常略除「1切經音義」,直稱「玄應音義」。

 

  另外有唐慧琳所撰述的1百卷「1切經音義」,此書則採集玄應音義、慧苑音義等綜合而成,可惜於漢土亡失已久。但卻意外的出現於日本,並有單行本刊行,後來又收入於續藏中,最近才被收入頻伽精舍的大藏經中。

 

  「慧苑音義」,是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音義,有2卷,由靜法寺的慧苑所撰述。因此世人稱為慧苑音義,後來慧琳音義收錄其中,合併玄應音義另外刊行。

 

  「玄應」,唐京師沙門,頗精字義,造「1切經音義」,但自己並無留下詳細的紀傳。續高僧傳30《智果傳附》僅記說:「京師沙門玄應者,亦以字學之富皂素所推,通造經音甚有科據矣」。

 

  「慧琳音義」,即慧琳所撰述1百卷的1切經音義,本名「1切經音義」,唐西明寺慧琳法師所撰,故稱為慧琳音義,總計有1百卷。

 

  宋高僧傳5說:「慧琳始事不空3藏為室灑,內持密秘藏,外窮究儒流。印度聲明,支那訓詁,靡不精奧。曾經說翻梵成華,華皆典故。典故則西乾細語之義,遂而引用字林、字統、聲類、3蒼、切韻、玉篇,諸經雜史,參合佛意,詳察是非,撰成大藏音義1百卷。起貞元4年,迄元和5載,方得絕筆。貯其本於西明藏中,京邑之間,1皆宗仰」。

 

  黎養正序說:「琳書既兼攬玄應、慧苑、窺基、雲公4家音訓,復親承不空3藏指定梵文音義,上通秦漢,近挹隋唐,乃至西土方言,人文地理,亦皆不遺不溢,囊括群有。理事無礙,信乎無美而弗備也」。

 

  「慧琳」,宋高僧傳5所說:唐西明寺釋慧琳,俗姓裴氏,疏勒國之人。出家始事不空3藏為沙彌,凡所有印度的聲明,支那的訓詁,無不精奧。撰大藏音義1百卷。元和15年,寂於西明寺,壽84歲。

 

  「希麟音義」,是由唐朝的希麟比丘所撰著,即後續的1切經音義10卷,因為慧琳音義,是依據開元釋教錄,而從大般若經起,至護命法為止。但是自從開元錄之後,許多不同的人相繼翻譯的經論,以及拾遺律傳等,皆無音義,故希麟比丘則繼續收錄之,並且造字補其音義的不足。

 

  希麟比丘所造的10卷音義,是從大乘理趣經、6波羅蜜多經編起,至續開元釋教錄為止,總計有266卷。其工程之浩大,可見1斑。

 

  黎養正序:「麟師續撰,1稟琳公家法。擷華成鬘,積壤崇山,探賾闡微,克紹前美」。

 

  如上所舉,只是從其朝代、人物、文物而稱為「大唐」,其實以密教所傳的梵網經,而建立1大佛教的律法,才是「大唐」的緣由。

 

  次說「密教」,是對於過去世的聲聞乘、緣覺乘《顯教》而言,專門以大日如來所說的金剛界與胎藏界的兩部教法。是為法身佛內證的境界,深密秘奧,故名為密教,又因為對未灌頂的人,所不允許顯示的教法,故名為密教。

 

  2教論上說:「法佛談話,謂之密藏,言秘奧實說」。又說:「自性受用佛,自受法樂故,與自眷屬各說3密門,謂之密教」。

 

  日本的東密《空海所創的高野山派,下同》於此大唐密教建立了事密與理密2密:理密,是日本的天台密教《簡稱台密,下同》所立的理秘密教。

 

 日本的台密於密教中設立理秘密,事理俱密的2教,以華嚴、法華等的1乘教為理秘密,且立大日與釋迦同體之義。但是東密並不認同其說法。

 

  菩提心義1說:問:仁王經所說有5千女人現身成佛之人,是於佛世聽聞仁王經而成佛的嗎?

 

  菩薩處胎經說:魔梵釋女皆不捨身,不受身,悉於現身成佛的人,是於無佛的世界自觀而成佛的。

 

  無量義經說:持是經的人,即於此身得無生法忍之義,是於佛滅後持經而成佛的。為何惟有真言法中才說即身成佛?

 

  若說此等即身成佛的人,都是修此觀《真言觀》,那又何故說此3摩地法的秘密,於諸教中1律默而不書?

 

  答:所說的真言密教之法者,是大日經所義釋,而直指梵音為曼怛羅,漢語說為「真言」,龍猛菩薩所著的釋論也說是「密語、真語、如語、不妄、不異之語」。故名為「真言」。因此之義,凡是述說真如法性的教法,皆名「真言」。因此凡是法華等諸菩薩乘《漢譯大乘》,皆名為「真言秘密教」。

 

  唯有法華等,雖然也有說此3摩地法,而傳法的菩薩,闕而不書。因為若在於佛世,或於佛滅之後,凡是持經而心覺開解,則得成佛道。在其成佛道時,於其內心觀法,名為3摩地,是名初住的即身成佛。

 

  問:如何可以知道說諸真如法性,皆名真言秘密教?

 

  答:蘇悉地經疏說有2種教:1顯示教,2秘密教。

 

  顯示教是指阿含經、深密經等,諸3乘的教法。秘密教是指華嚴、維摩、法華涅槃等諸1乘教,但是秘密教亦有分為2種:

 

  1是理秘密教,是說法華、華嚴等的1乘教,唯有說世俗、勝義、圓融無2的道理而已,並未說3密行相之故。

 

  2是事理俱密,是指大日經、金剛頂經、蘇悉地經…等,不但能說世俗、勝義、圓融無2,更且亦能說3密行相之故。

 

  其次正說「真言宗」,本宗的宗旨要義,是直指如來1代所說的諸多法要,皆名為「真言陀羅尼」,是唯1佛陀《法身大日如來》所正論的教門,因為是以陀羅尼為瑜珈秘奧之義,故稱為「秘密教」,或簡名為「密宗」的由來。因為是以如來所說的言教為真心之語、如實之語、不妄、不異之語,故名為「真言」。

 

  聖位經說:「真言陀羅尼宗者,1切如來秘奧之教,自覺聖智修證法門」。

 

  因為「真言」即是以「陀羅尼」為「宗」之意,故而稱為真言宗,由此可知本宗的名稱,正為佛親口所說的名號,其餘諸家漢譯「大乘教派」的名稱,皆由龍猛所造的梵網等菩薩乘經而流出,並非佛陀所親立的教派。

 

  例如漢傳的13家大小乘教之中,法相宗是依據深密經中的法相品而得名,原為瑜珈宗,是彌勒菩薩所創,後來唐玄奘翻譯出「唯識論」,其弟子窺基取法華所說「諸法實相」之意,而創立該宗,並奉玄奘為祖師。

 

  3論宗依所依的論數《龍猛菩薩所造的中論、12門論,龍猛弟子提婆菩薩所造的百論等3部大論,而合稱為3論宗》,是鳩摩羅什所開啟的「漢譯佛教」之始。

 

  天台宗則是依其創派者《智顗--又名為智者,是天台宗的第4位祖師,其名號是取自法華經中的藥草喻品佛自稱:「我是1切智者」的由來》的所住之地為名,隋朝的智者大師依天台山而開闢1宗《原為龍猛菩薩所造的法華經,而稱為法華宗,天台山位於浙江省台州的天台縣之西》。

 

  華嚴宗則是依華嚴經的本經《40華嚴、80華嚴--也是龍猛菩薩所造》而得名,其創派者實為華嚴5祖的圭峰,因為他追溯馬鳴、龍猛為天竺的傳法祖師,並追奉唐朝的杜順為第1代祖師,因為杜順曾經當過唐朝太宗的國師。

 

  包括唐末曇花1現的「禪宗--依達摩為第1代祖」,或盛傳至今的「淨土宗--是依普賢菩薩為第1代祖」,晉朝的慧遠最初住在廬山結白蓮社,魏朝的曇鸞,和唐朝并州玄中寺道綽《日本的淨土真宗奉為第4代祖》,在唐宋時期皆無成立宗派,亦無尊奉誰是創派祖師的行動,只是依菩提留支所贈與曇鸞的淨土5經,而後人凡是稱念佛號的人,就自稱為淨土宗。

 

  以上所舉1切的宗派,皆是末代學人所立之名,只有真言1宗才是佛所真傳。

 

  因為真言之意,是諸佛菩薩3密中的語密,故以語密為名,由於語密在3密之中最能普遍利益人、天,與諸佛菩薩的感應溝通,語密的證量最為廣大。

 

  若從本宗的傳承立場而論,大日如來於超越3世的1時,在色究竟天的法界心殿,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的內眷屬,為自受法樂而說大日經。又於真言宮殿說金剛頂經,金剛薩埵結集之《日本的天台密宗說阿難亦有參預結集》。

 

  其後釋迦佛滅後約6百年之間,由龍猛菩薩《漢譯龍樹》咒7個白芥子投之,開啟16丈《表示金剛界的16菩薩》南天竺的鐵塔,親自從金剛薩埵《普賢菩薩》傳受兩部的大經《天台宗說大日經於塔外由文殊菩薩傳受》,而龍猛傳授於龍智,龍智保壽至7百歲,授大經於善無畏,善無畏老齡79,攜大日經及蘇悉地經於唐玄宗開元4年《丙辰》前往長安,於開元12年譯出蘇悉地經3卷,13年譯出大日經7卷,沙門寶月譯說之,沙門1行筆授之,且著作大日經疏《疏,是指疏通經論的文句,而決擇其重要的義理》。

 

  而金剛頂經的大本梵莢,高廣如床,有10萬偈頌,是由龍智傳授給金剛智,金剛智授法給不空。金剛智帶著10萬頌的金剛頂經,伴著年紀才14歲的不空,於開元8年從海路前往長安,但卻不幸於海上遭逢暴風雨,不得不投棄所有經本於海中《後來被龍宮所收藏的,稱為龍宮本,與華嚴80頌並稱為廣大本》。

 

  直到21年後《開元29年》,金剛智入滅,不空《時年35歲》於天寶元年回到南天竺,有幸遭逢其師公龍智,又被傳授10萬頌的大本梵經,最後於天寶5年再度前往唐土,譯出瑜珈大教王經10卷。

 

  唐朝真言宗,亦名「大唐密宗」或言「大唐密教」於是大盛。不空門下有含光、慧朗,惠果。含光、慧朗,法統不盛。惠果門下有義明,義圓,惠日,惠應,義操,以及日本的弘法。義操門下有義真,海雲,法全。惠應門下有文秘。

 

  義真門下有日本的圓仁等多位日本學僧。其漢土直傳的歷代繼承者有:智藏、如意、吉祥、弘覺、宗玄、圓真、果通、宗密、法藏、能紹、念誠、受景、宣真、豐定、威仁、法仁、福滿、淨如、悟通、寶行、悲慧、正智、法能、昌仁、寶龍、白淨、華藏、寂靜、淨悟、宗聖。

 

  法全門下有造玄,而日本的圓仁…等,也多親近義真就學。法全以後,真言宗大興於日本,影響日本所有20個宗派的學風,乃至結合了日本的各種民間神道信仰,包括吸納了原有的日本國教的日照大神社。

 

  後來自宋代以後,更有法賢,施護,法天…等諸師,相繼譯出密部經論,而普及到民間,有所謂的「家家觀世音、人人阿彌陀」的氣勢,是從菩薩乘的密教才開始有的現象。

 

  元朝國師發思8所提倡西藏的密教,即今日西藏的紅衣派喇嘛教。

 

  而日本自弘法學成回國之後,受到日皇的全力支持,密教大盛,至今已歷經1千4百多年而不衰。

 

  台灣則由38世至尊  淨悟虛空藏上師傳來,雖有7人同時受法,其餘6人皆因年紀老邁,無所成就,亦未曾公開傳授密法,惟有首徒衣缽39世  宗聖佛慧金剛藏上師大揚教法,改稱為「萬佛會」,由是法門大興。 

 

  3國佛教略史說:真言宗者,依秘密真言為宗,故名。本宗弘傳的由來,是以大日如來為秘密教主。大日如來於法界心殿,開示「胎藏界、金剛界」兩部的秘密,金剛薩埵親受灌頂職位,是為真言秘密宗第2代祖師。金剛薩埵承持秘法,待人傳弘。直到龍猛《漢譯龍樹》菩薩開南天鐵塔,親禮金剛薩埵,接受傳法儀軌灌頂,是為第3代祖師。

 

  龍猛菩薩之後又傳給龍智菩薩,是為第4代祖。龍智壽常高達7百歲《7百年間同1名號,如過去世的燃燈佛於2萬年間,皆同1名號無異,相當於西藏的達賴轉世》,傳授給金剛智3藏,是為第5代祖師。

 

  金剛智3藏精通大小諸家百宗,並且總持顯密,10宗同弘。後來前往長安,傳弘密教,亦為支那傳密宗的第1代祖師。

 

  善無畏《淨獅子》所傳的是胎藏界的密法,並未特別強調宗派,但與金剛智互相灌頂,互尊為師。因為金剛智3藏曾經向無畏3藏請益「大日經法」,並拜受無畏3藏灌頂,而後來無畏3藏亦向金剛智3藏請受「金剛頂經」,也同樣是拜受金剛智3藏的灌頂,其傳承有1行、寶月,稱為法華密教《天台密教》。

 

  善無畏上師於那蘭陀寺,有緣幸遇龍猛菩薩的弟子達磨掬多《即龍智3藏》,受學瑜伽3密的教法,達摩掬多勸善無畏應行化支那。於是善無畏在唐玄宗開元4年至長安。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,大日經等多種秘經,以及最重要的「金剛界」與「胎藏界」的現圖曼陀羅。其繼承者有1行《胎藏界6世祖》等4百餘人。

 

  當時有不空3藏年僅14歲,追隨金剛智到達長安,能達通漢語,與金剛智共同譯經。37歲之後又回到了天竺,更遇到了龍智菩薩傳授瑜伽秘密法《與唐玄奘所傳的瑜伽版本相同,但是多了許多完整版的修持密法,至此「性、相」2宗總算完整的結合1起》,是為第6代祖師,也是支那的第2代祖師。

 

  不空3藏在度於天寶5年,重返唐國的京師西安,大力譯出密教和各種菩薩乘等經律論,總計全部譯出77部多達101卷。漢地密教的興盛,全都依賴不空金剛3藏之力。不空3藏門下有惠果等8人為上首,並弘傳3密的妙法...3密相應,是即身成佛之義。

 

  「3密」之意,是指諸佛菩薩的3昧耶形,凡夫學習之,以手結印契《手印》,口誦陀羅尼《真言》,心觀阿字本不生的原理《觀想--冥思》。此身口意,在諸佛菩薩名為「3密」,若在凡夫則名為「3業」。

 

  真言宗又名為「即身成佛宗」,以真言宗所談的理論,指此肉身即可成佛,不必等到死後「見佛」之後才能開花成佛。

 

  菩提心論說:「惟真言法中,即身成佛故,是故3摩地,於諸教中闕而不書」。又說:「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,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」。

 

  所說的「肉身得菩提」之悟,就是指即身成佛。

 

  密教的「師資」條件10分嚴格,必須是印證諸法界與曼荼羅的10方3世佛的秘密真實相,才能使「師師相承法脈不絕」,因為真言宗乃法身佛大日如來所真傳的血脈,稱為第1世祖師,其次有文殊菩薩繼承胎藏界,普賢金剛薩埵繼承金剛界,同列為第2世祖師,至龍猛開南天鐵塔受兩部密法,為第3世祖師,龍猛傳龍智為第4世祖師,龍智傳金剛智為第5世祖師,金剛智梵語名為「縛曰羅菩提」,傳不空為第6世祖師,不空傳惠果為第7世祖師,惠果以下有5大法脈弘傳「根本唐密」,即義明,義圓,惠日,惠應,義操,其中義操為第8世祖師。

 

  這裡所說真言宗的相承者之意,第1世為大日如來,因為法界佛度釋迦牟尼成佛《或說過去世的釋迦佛,來此人間示現成佛》,於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的金剛寶座之上,說梵網經傳授菩薩乘戒法。

 

  因此唯有真言宗直以釋迦牟尼佛為第1代祖師,其他都是以再傳的弟子為祖師,第2世為普賢金剛薩埵《此中又區分文殊菩薩為胎藏界的第2世祖師,直到龍猛菩薩才合併為1,不另傳胎藏界祖脈,改為雜部諸尊》,第3世為龍猛菩薩,第4世為龍智菩薩,第5世為金剛智3藏,第6世為不空3藏,第7世為惠果阿遮利,第8世為義操金剛藏上師。

 

  雖然日本的弘法也被日人同列為《唐朝》第8世祖《但是唐朝諸家皆未允許》,實際上是日本的初祖。按日本諸家皆不以空海為第8祖,而認為是開創日本13家的初祖,因為其門人亦未曾以「9祖」相繼。

 

 
圖片註明:
 
最上圖為本會總本山龍泉山寺的外觀《目前正在招募重建3寶殿》,中圖是今《2547--西元2003下同》年洗佛節佛祖出巡21天的盛大的儀杖隊伍,下圖是今《2547》年2月19日傳授《準提觀音法身灌頂的場面》。
 
地址:22041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266號22樓之1傳真:(02)82520995電話:(02)22575500信箱:jongsing.foundation@gmail.com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WWW.JONGSING.ORG.TW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WELI